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导读 >> 正文

分享会成“追星”现场!钟南山对这些年轻人提了个愿望

发布者:团委办公室 [发表时间]:2022-01-09 [来源]: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现在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我们年轻人要记住。’这句话我在很多场合都提过,这是我自己对年轻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愿望。”

在“致敬战疫的青春”首届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主题分享会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分享着自己对疫情的最新研判和点滴工作感悟,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责任,用更大的担当作为助推国家医疗卫生科技事业发展,不断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月6日,由团中央、全国青联指导,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主办的“致敬战疫的青春”首届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主题分享会在广州市举行。

六十余载的医学追求

钟南山提到:“在目前国内外形势下,我们对科研的看法要有点改变,这是我自己的体会。为什么?要有使命感。”从1960年大学毕业至今行医六十余载,他坚持科研的动力不仅仅是兴趣,更是一个使命感。“那时出国求学仅坐火车就花了9天时间。尽管条件困难,但我们还是一心想着学成回国,帮助我国跟上国际步伐。”回忆起当年的留学经历,他说,今天的年轻人有了更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更应当坚持创新,增强使命感;同时要避免各自为战,加强交流和互相学习。

“60年代的时候,我的目标和兴趣都是做外科,但是为响应当时全国群防群治的号召,我就去做呼吸领域,努力钻出一点兴趣来,结果一辈子就献给呼吸领域了。”从1972年到2021年挂牌建立国家实验室,他刻苦钻研、不断学习,并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在持续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随着对医学工作的了解不断深入,钟南山越发感到医学创新的重大意义。“创新不仅在于发现发明,还在于通过发现发明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应或社会效应,而诺贝尔奖获得者绝大多数都是发明和实践两者相结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而科技医学创新对疫情背景下健康领域的变革显得尤为重要。

分享会上还邀请了获奖者们及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医生代表温万鑫、广州医科大学“南山班”学生李娅,围绕“奋斗的青春”和“榜样的力量”主题,回忆战疫故事、分享成长经历、讲述感人瞬间,鼓励更多青年践行初心使命、投身科创事业、勇攀科技高峰。

我国医学未来很有希望

“2003年‘非典’期间我正读高中,处于选择志愿的迷茫期,经常在新闻中看到钟南山院士的身影,这让我立志投身医学,立志做一名像钟院士一样的好医生。”作为获奖者,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王守巨动情地说。

据了解,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经团中央书记处批准和钟南山院士授权设立,每年面向全国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40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展开评选,每次评选不超过10人。2020年8月28日,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奖项发布后,首届评审工作随即启动,钟南山等11位院士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和评审办公室,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相关专业委员会、各省级青科协、国家卫健委等55个单位推荐了100名候选人,经初审确定20名候选人进入全国终评。经陈述答辩和评审委员会评议,最终10位获奖者脱颖而出。(获奖名单及简介附后)

钟南山在分享会上指出,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年轻人要做出成绩比较困难,“而此次获奖者最小的年仅34岁,他们为该领域的年轻人树起了榜样,也说明我国医学未来很有希望”。

分享会成“追星”现场

“钟院士,您的恩情武汉人民将永远铭记!”分享环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再生医学中心主任王琳在台上起身,朝钟南山深鞠一躬,现场响起热烈掌声。在武汉疫情期间,王琳冲锋在前,在当地较早开展核酸检测,带领团队累计完成检测约60万例,帮助大量病人及时得到救治。“钟院士给了我无比强大的力量和信心,我将带着这份荣誉、带着钟院士的精神奔赴新战场!”

许多获奖者表示,正是被以钟南山为代表的医护人员在抗击“非典”期间的动人事迹所感染,他们才选择走上医学道路,分享会一时成为“追星”现场。

“非典”期间,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王吉光正在北京读大学,“抗非”改变了他的求学轨迹,他从应用数学背景转而开始学习生物信息和医学知识,首次定义海绵状血管瘤的分子分型,进一步研究将针对这一亚型开发更有效的确诊方法,并通过更多分子生物学试验和药物筛选来寻找针对这一特殊亚型病人的无创治疗方法;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癌研究中心主任、生物治疗中心主任苏士成说:“当时在报纸上连载的‘钟南山传’,成为我学医的最大动力。当接诊乳腺癌患者听到“新药目前经验不多可能有严重副作用、肿瘤侵犯大血管手术有很大机会大出血等风险时,病人还是对我说‘我们完全相信您,您说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将命都交给您’,这些对我的信任和沉甸甸的托付,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大回报。”

“跨界”科研受到点赞

“科研的道路上,我一直在离开熟悉的领域,不断进入新的领域。当时美国医生建议我把新型的基因组学技术应用到一些美国人很容易得的肿瘤上。我心里只有一个声音说‘不,我更想把它用在中国人容易得的肿瘤上。’”在分享从事科学研究的感受时,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研究员韩大力说。韩大力从中科院学习细胞生物学到生物信息学,从养细胞做实验,到对着计算机去写代码,再选择去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作博士后,在实验室里工作五年,学科交叉协作的努力下研究开发了新型的基因组学技术。

不少获奖者与韩大力有类似的经历。例如,王守巨在赴美国深造时便跨界选择了前沿学科分子影像;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副院长)林浩添从眼科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科,研发构建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白内障诊疗云平台,并在广州开启了全球首个眼科人工智能机器人门诊,作为唯一由中国团队完成的入选项目,被 IEEE Spectrum 评选为“影响全球医学界的 11 大 AI 事件”。钟南山现场点赞了获奖者在学科交叉与协作方面的努力,“医学必须跟药学、工程、大数据、人工智能相结合,这是未来的方向”。

造福患者是医者初心

“我们内心就一个单纯的想法,我们能做点什么,我们能帮上什么。这就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祥喜带领团队参与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研发,疫苗已在国内附条件上市并出口多个国家,为我们国家抗击新冠疫情肺炎病毒刷新了中国加速度。中南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湘雅医学院副院长吕奔坚持从事危重症与血液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一线工作,在脓毒症与重症凝血病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先后在nature和PNAS上发表了研究结果,做了两篇相关论文的第一作者兼并列通讯作者,是学术界少有的情况。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助理关伟杰在2011年考上博士,如愿成为钟南山院士的学生。疫情期间他提出支气管扩张临床分型新理念,为患者支撑起“生命绿道”。他还将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参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第4届世界支气管扩张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大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脊柱畸形大数据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吴南从事脊柱相关疾病的精准诊疗,帮助患者挺直脊梁,他表示“作为青年医生,我的工作是让每一个患者挺直脊梁。挺起的脊梁对于国家民族而言至关重要,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如此。”

“让发现、发明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称之为创新。”钟南山勉励大家,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坚持梦想,执着追求,不断攀登医学高峰。

(来源:共青团中央 编辑:李佳璐 审查人:郭晓彤 初审:刘 哲 陈雅婧 审核:井 燕 终审:孟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