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团建 >> 正文

秦宜智同志在“青年之声”  建设“四个融合”  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03-15 [来源]: [浏览次数]:

新春伊始, 我们在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西安召开富有互联网时代特色的“青年之声”建设“四个融合”工作现场推进会,这一“古”一“今”寓意了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共青团要在信息化时代更好肩负起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职责使命,既需要传承历史, 牢记光荣传统、不忘初心; 也需要拥抱时代, 紧跟社会发展、继续前进。

推进“青年之声”建设, 是共青团在网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时俱进推动青年群众工作改革创新的战略举措。这次现场推进会,主要目的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互联网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 交流经验, 总结规律, 推进“青年之声”建设“四个融合” 工作向纵深发展, 以“共青团+互联网”为突破口,以“网上共青团” 工程为牵动, 努力让直接联系、直接服务、直接引导青年成为团的工作自觉,全面提升共青团网上群众工作水平, 密切团青关系、有效吸引青年、广泛团结青年, 把最大多数青年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

这次现场推进会,得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指导。 刚才, 陕西省委副书记毛万春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为我们介绍了陕西的“ 昨天”、“今天” 和“明天”。今天上午,大家一起实地观摩学习了团咸阳市委、陕建五建集团、长安大学3家单位“青年之声”工作的经验做法;刚才,陕西团省委段小龙同志介绍了对“四个融合”的思考认识、破题探索和实践进展。总的感到,陕西各级团组织推进“ 青年之声”、“四个融合”工作有三个特点:一是认识到位,坚持思想先行,反复抓教育培训、认识提高,通过共识的凝聚,激发了干劲,推动了实践;二是工作扎实,把团的工作和活动放到“青年之声”上发动组织, 对“青年之声”的品牌宣传动手早、效果好, 还争取和汇聚了党政、社会、市场各方的资源; 三是效果明显, 注意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想真办法,下真功夫,对破解“青年之声”、“四个融合”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和困难,做了有益的探索。

刚才, 还有浙江团省委朱林森、东航团委戚自钢、郑州大学团委冀娟、毕节市七星关区团委赵芳应和无锡市青年交友服务中心赵清等 5位同志,从不同角度为我们介绍了“青年之声冶工作情况和心得体会。这些既是各地各领域团组织大胆创新、开拓探索的工作亮点,也是全团近两年来集中力量建设“青年之声”平台、推进“四个融合”工作整体成效的缩影,为我们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提振了信心, 开拓了思路,积蓄了力量。

在这里,我代表共青团中央,向陕西省委省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为“青年之声”、“四个融合”工作付出了辛勤努力的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各服务联盟的专家们,表示由衷的敬意! 也向“青年之声” 平台上的小伙伴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 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和一系列体现互联网时代特征、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而富有洞见的重要思想。总书记高度重视面向青年做好网络工作,高度重视面向网络做好青年工作, 深刻指出互联网主要是年轻人的事业, 群团组织要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先后 9 次就共青团网络新媒体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对于在网信事业发展中发挥青年作用、培养青年人才,对于群团组织提高网上群众工作水平, 更加密切地为党团结和联系群众, 对于共青团积极参与清朗网络空间工作, 在互联网上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寄予了殷切期望,提出了明确要求。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网信工作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我们有一个强烈的感受:信息化时代大踏步到来,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青年人“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 , 共青团不仅要能适应、跟得上, 而且必须要有担当、有作为!

2015年1月,中央印发《 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明确部署群团组织要改革创新、增强活力,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 有机融合的群团工作新格局。4月28日,共青团中央开通“青年之声” 互动社交平台。近两年时间,各地各领域团组织认真贯彻党中央精神, 按照团中央统一工作部署,结合各地各领域青年工作实际,坚持加强顶层设计与发挥基层创新精神相结合,积极主动推“青年之声”“四个融合”工作,探索形成了许多富有特色、富有实效的经验做法。总的看,“青年之声”有效应对信息不对称、服务难落地的问题, 打通了联系和服务青年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运用“众筹”和“共享冶理念,优化团内资源配置, 广泛整合社会资源, 提升了团的服务能力; 发挥网络平台优势,使团的工作覆盖和影响了更多青年; 推动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促进了共青团工作理念、工作机制、运行模式的与时俱进。实践说明,我们抓住了发展机遇,跟上了时代潮流,推进“青年之声”“四个融合”工作,为构建“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团”四维工作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共青团深化改革,做好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工作赢得了战略主动。

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推进“青年之声”“四个融合”工作, 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动力不足的问题,有的团组织对互联网的认识不敏锐、不到位,缺乏居安思危、不进则退的紧迫感, 缺乏求新图变、奋发有为的进取意识, 还没有把建网、占网、用网工作提高到关系共青团组织存在价值的高度来认识,习惯于过去传统的线下组织青年、联系青年, 工作积极性、开拓性不够。比如, 思路不清的问题, 有的团组织对互联网规律深入研究不够, 简单地把线下工作照搬到线上来, 被动地落实执行上级团组织布置的任务, 对“青年之声” 的目的意义不清晰, 整体的路线图、施工图不明晰。比如, 方法不对的问题, 有的团组织还缺乏互联网思维, 缺乏用户思维, 缺乏竞争意识, 没有真正站在青年的角度来思考和设计工作,有的团组织甚至使用行政思维、行政办法推进工作;有的团组织不是研究青年需求,而是研究考核指标,照着考核指标“下菜单”。比如,工作偏差的问题,有的团的日常工作与“青年之声”还是“两张皮”,没有互动和融合;有的团的品牌工作只是加挂了“青年之声”的牌子,资源统筹、工作设计、青年参与还是“各管一段”,没有释放互联网应有的效能。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在这里,我就进一步推进“青年之声”“四个融合”,工作谈三点意见, 和大家交流。

一、 提高认识,着力解决“青年之声“四个融合”工作中的错误倾向,切实增进共青团网上群众工作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 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对于共青团来讲,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当好党的助手、为党凝聚青年这一关。推进“青年之声”“四个融合”工作,关系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关系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关系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大家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凝聚共识。

第一, 要破除“各自为战的倾向,树立统一的平台思维。平台是实现融合的基本载体与依托。一说起阿里巴巴、腾讯这些互联网公司,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淘宝、QQ 这些网络平台。而正是淘宝、QQ 这些平台, 培养了数以亿计的忠实用户,促进了阿里巴巴、腾讯公司的发展。可以说,一个组织要想在网络空间有影响力、有凝聚力, 应当集中力量打造一个统一的标识平台。推进“ 青年之声”“四个融合”, 首先要树立“青年之声”这个品牌,打造“青年之声”这个统一的平台。现在,我们工作中还有不少不符合互联网发展规律的做法,比如, 一条战线一个平台,一个层级一个平台,甚至一项工作一个平台。有的基层青年反映,连登录密码都记不过来。推进“共青团+互联网”,基础平台是“青年之声”。大家要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加强资源统筹、力量配备,齐心协力把“青年之声”这个统一平台做大做强, 提高“青年之声”这个统一平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青年之声”这个统一平台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整体效能。

第二, 要破除“简单平移的思维,树立鲜明的青年导向。推进“四个融合”,让团的工作在“青年之声”平台上“安家落户”,不是简单地在平台网页上留个端口、开个版块,更不是简单地在工作前加挂“青年之声”的名字,而是要转变长期以来“以我为主冶的工作模式, 树立以青年为中心的鲜明导向。当代青年是“网生一代”,他们的信息获取主要来自网络,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越来越深刻地受到网络的影响,需要的个性化服务主要从网络上选择,利益诉求主要通过网络表达,组织动员也主要通过网络进行。我们要紧紧依托“青年之声”平台,让青年参与到每一项活动的创意形成、环节设计、活动实施、效果评价的全过程,着力打造以青年为中心的工作闭环,用青年的全流程参与,来革新我们已经习惯了的工作思维和模式,使青年真正感受“我的活动我做主”,使“青年之声”真正成为青年人自己的网上家园,为共青团培养更多的忠实“粉丝”。陕建五建集团团组织利用“青年之声”,把海内外的青年职工联系起来,组织起来, 听大家的心声,为青年农民工提供了体检就医、联谊交友等实实在在的服务, 以青年为中心、为青年谋福祉的工作,为企业发展聚了气、凝了力。

第三, 要破除“独占垄断的观念,树立积极的竞争意识。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是国家“理体系和”理能力的组成部分,在青年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在青年组织体系居于主导地位,拥有先进的思想政治”优势、完备的组织体系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特别是网络的发展,共青团的主导作用、主导地位,面临着新的课题、 新的挑战。现在,各类青年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它们展示才华的舞台主要是网络,联系青年的渠道主要是网络,蓬勃发展的活力也主要来自网络。在网上庞大的“买方市场”中,共青团只是供给方的一员,处于充分竞争的环境之中。我们要想实现与互联网的全面融合、深度融合, 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竞争、赢得竞争。我们讲的竞争,是战略的竞争, 要在竞争中融入思想价值的传播, 加强对其他青年社会组织的政”引领; 是积极的竞争、发展的竞争, 要虚心学习青年社会组织的网上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动员方式, 注重与青年社会组织开展伙伴式的活动共建、阵地共享、资源互助, 进一步扩大对网上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第四, 要破除“因循守旧的惯性, 树立敢闯敢干的创新精神。在推进“青年之声”“四个融合”工作中,有同志担心,面对网上亿万青年的海量需求,共青团的能力够不够? 互联网时代的强者,往往不是因为自身的力量有多强大, 而是善于掌握网络中的枢纽和关节点, 运用互联网思维把各种力量整合起来。现在,我们可以感到,随着“网上共青团”的推进,互联网已经成为党政、社会、青年各方感知共青团的一个重要窗口, 团组织的形象和价值日益在互联网空间显现出来。我们要有一股闯劲,有一种自信,坚定地向着“四个融合”的方向迈进,在实践中为信息化时代的共青团事业开拓一片新天地。我们只有投身信息化大潮中,才能培养水性、熟悉水性、驾驭水性, 才有可能勇立潮头、引领潮流。

二、 深刻把握“青年之声四个融合的着力点,进一步明确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网络工作时,反复强调融合的思想,要求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关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有过一段精辟而形象的论述。总书记指出,要从相“加”迈向相“融”,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贯彻中央关于共青团改革的决策部署,实现“团网”深度融合、“团青”充分互动的“共青团+互联网”工作新格局, 必须从相“加”迈向相“融”。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坚定“四个融合”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找准工作的着力点,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深入推进“青年之声”与共青团工作全面融合,“青年之声”与“青年之家”全面融合, 团内团外全面融合,机关和基层全面融合。第一, 实现“青年之声与共青团工作全面融合,要在推动项目化落地落实上下功夫。这一融合涵盖共青团各方面的工作,贯通共青团工作的全过程。客观来讲, 这一融合差距还比较大,总体上融合得不够全、不够深,有些可以融合的工作项目,在线下还有一定生命力,缺乏融合的积极性;有的工作虽然表面上实现了结合,但实际上还是线上线下“两张皮”。实现“青年之声”与共青团工作全面融合,任重道远。我们要结合实际,大胆探索, 把互联网强大的传播能力和动员能力融入到具体的共青团工作中, 创新管理形态和工作模式,推动各地各领域原有工作项目迭代升级, 实现互联网思维与共青团工作的全面融合。要注重发挥团的领导机关特别是团中央、省级团委的优势, 进一步加强整体设计和示范带动 团中央将依托“青年之声”平台探索实施全团统一的项目化推进模式,选择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自上而下地组织开展全团集中行动,各地各领域团组织按照统一部署在同一个主题下集中行动, 努力促进力量聚焦、资源聚焦、活动聚焦、品牌聚焦。要通过项目化推进, 实现三个方面的效果: 一是创新扁平化工作机制,把原本点状分布、层层分割的力量聚合起来,实现集约化运作。二是坚持以统一的信号和方向,直接面向青年开展工作,促进直接联系、直接服务、直接引导青年。三是扩大社会影响、树立社会形象, 吸引更多青年和青年社会组织关注和使用“青年之声”。

第二, 实现“青年之声与“青年之家全面融合,要在推动全流程无缝对接上下功夫。这一融合要解决的是,完善服务青年工作体系的问题。青年的获得感,往往需要依靠线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来实现。“四个融合”,不是团的工作与组织“脱实向虚”,而是要依托“青年之声” 这个平台,联系更多资源、面向更多青年开展服务,最终落脚到线下, 密切共青团与青年在现实生活中的联系。长安大学团委,一头把“青年之声”融入学校实体化的学生事务大厅,面对面答疑释惑、服务学生, 一头又把青马工程等团学品牌工作融入“青年之声”,工作的融会贯通,带来了学生获得感的增加。应当看到,当前,各级团组织自建、共建、参建有数以万计的“青年之家”线下阵地,这些阵地同“青年之声”线上平台,优势互补,资源互用,作用互助,发展互惠。“青年之声”与“青年之家”正好构成直接联系、服务、引导青年的线上线下阵地。推动二者全面融合, 重点是要依托“青年之声”平台的互联网优势,实现“青年之家”各个阶段工作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推动需求信息与服务资源的自动流转、精准对接,打造全流程无缝对接的工作闭环。我们提出“全流程结合”, 就是要推动“青年之声”与“青年之家”的融合做到全方位、立体化,要把它们当作“一枚硬币的两面冶不可分割地融入到整体工作体系中。现在, 有的团组织推动了“青年之家”云地图建设试点,这是促进“青年之家”“青年之声”全面融合积极有益的探索。

第三, 实现团内团外全面融合,要在推动共赢性力量协同上下功夫。这一融合要解决的是,强化共青团工作力量和资源支撑的问题。 以往团的工作力量主要靠“对下动员”,工作资源主要靠“对上争取”。咸阳团市委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机遇,推进 “智慧团建”工作, 把团的工作融入“青年之声”,实现了项目化落地,充分显示了党建带团建的效果。在社会信息化、多元化的背景下, 我们既需要紧紧依靠党建带团建这一“传家宝”, 也需要更加主动地依托网络平台、广泛动员各方专业力量,“众筹”团内外各种服务资源。实现团内团外全面融合,核心是要通过“青年之声”平台,形成合作共赢的结合点。现在,绝大多数青年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的网上平台和比较固定的“粉丝”群体,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很有活力,但是它们也普遍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希望借助青年人喜欢的权威平台进行展示和推介, 扩大活动和组织的影响。而“青年之声”在公益性、公信力等方面的优势,恰好能为青年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对共青团来说, 有了不同类型的青年社会组织入驻, 就能够帮助“青年之声”平台更好地对接和满足青年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增强对网上青年的黏性。刚才, 赵清介绍的无锡青年交友服务中心与“青年之声”平台融合, 很好地发挥了双方的优势,实现了共赢发展。陕西各级团组织把 1300 家青年社会组织团结在自己身边,也正是把握了互惠共赢的结合点。推进团内团外全面融合, 一定要着眼于与青年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建立起内生的、持久的协作关系,找到互惠共赢的结合点和路径。

第四, 实现机关和基层全面融合, 要在推动交互式统筹联动上下功夫。这一融合要解决的是, 团内工作力量和资源的调度问题。长期以来, 团组织之间力量调配和资源流转, 主要依靠开会、报告、调研等传统的方式。“青年之声”平台为团的各级组织之间加强工作统筹、信息共享、力量调配, 提供了便利条件。这种统筹和共享, 不仅仅是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单一的角度,而是交互式的。基层团组织直接面向广大青年,是团的窗口和“门面”,基层团的工作给青年带来什么样的感受,青年就会对团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印象。同时基层又是力量薄弱、资源缺乏的层级, 需要来自上级组织的指导和支持。 实现机关和基层全面融合, 需要我们依托“青年之声”, 推动更多资源以基层需求为导向,进行有序流转和精准配置, 进而实现对全团信息、力量和资源的有效统筹、即时共享。特别要注重借助“青年之声” 平台,指导和督促各级团干部落实直接联系青年的工作要求, 推动形成全团上下携手面向青年开展工作的生动局面。

三、 进一步健全工作落实机制, 切实推动 “青年之声“四个融合向纵深发展

一要加强统一领导, 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推进“四个融合冶是一项系统工程, 既要在理念上与时俱进,又要在内容上互联互通,还要在机制上协同配合。包括“青年之声”“四个融合冶 工作在内的“网上共青团”建设,不是哪个部门、哪条战线的工作,而是全团共同的工作, 是工作理念、工作方式的深刻变革,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领导机制。各级团组织要坚持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抓总,办公室统筹协调, 职能部门和单位紧密配合、各负其责, 协同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目前, 团中央成立“网上共青团”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下设“青年之声”“智慧团建冶、网络舆论三个专项组, 统筹推进“网上共青团”工作。这是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中提出的扁平化、项目化运作的重要探索, 也是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的要求。各地各领域团组织可以参照这一做法, 建立完善“网上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机制, 真正把“网上共青团”作为“ 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要加强统一领导, 运用扁平化、项目化运行机制, 达到三个效果: 一是横向打通, 破除部门和单位之间的 “壁垒”,打通信息孤岛,促进信息对称,实现人员、资源、信息、项目的共用共享, 在互相支持、互相补位中释放倍增效果。二是纵向连通, 更好地推动机关和基层全面融合, 发挥每一个层级、每一个组织的特点和优势, 更好地凝聚全团统一行动的合力。三是内外协同,推动实现部门单位之间、上下层级之间共建共享对外沟通渠道,一方有需、互相通气、八方支援, 增强对外的资源整合能力。

二要强化技术保障,做好人才培养和技术开发工作。网络工作有一个特点:工作每深化一步,技术保障就要跟进一步;只有技术领先, 才能工作领先。特别是“青年之声”“智慧团建”建设,需要我们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地试错创新、迭代创新,有一支强大的技术力量来维护运营、技术研发。一方面,要积极推进“网上共青团”技术平台和重要应用的迭代开发,跟上青年上网用网的时尚。要加快“四个融合” 网络生态圈建设, 在“青年之声”平台的操作界面上形成涵盖需求调查、活动发布、创意互动、宣传推广、活动报名、工作推进、线下服务、网络评选等全流程的工作集成。要加快打造推出“青年之声”移动端, 为推进“四个融合”提供更为便捷的条件。另一方面, 要加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和储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网络空间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推进“四个融合”,需要一大批懂青年、知青年,懂技术、会应用,懂时尚、会策划, 懂营销、会推广的专门人才。要注重从团干部队伍中发现和培养一批网络人才, 通过社会化、项目化方式, 通过专、兼、挂职相结合的方式, 吸引和使用一批网络人才,从团青网上互动中凝聚一批网络人才,为推进“四个融合”提供持续的人才智力支持。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要当好“网上共青团”工程的“技术保障部”, 紧盯前沿技术,树立市场思维,注重加强同知名网络公司的合作,进一步提高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提高信息资源共享水平, 加快现有技术迭代研发,加强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努力为全团推进“青年之声”“四个融合”, 推进“智慧团建”,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要强化传播意识,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互联网时代,需要有营销意识,既要苦练内功,把工作做精,也要外树形象,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去年底, 我们抓住“两节”期间青年学生和青年农民工返乡的高峰期, 集中在北京交通枢纽区域开展了一轮“青年之声”平台的宣传推广, 收得了不错的效果。下一步, 团内传统媒体和“两微一端”新媒体阵地, 要加强对“青年之声”“四个融合”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使更多的团干部互学互比互鉴,提高工作水准。同时, 我们要注重加强社会面的宣传, 努力让更多的青年知晓 “青年之声”、了解“青年之声”, 让全社会感受共青团与时俱进建网、占网、用网的新形象。

四要改进考核方式,保工作落地落实。去年以来,我们对“青年之声”工作建立了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通报省级党委分管领导,在全团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在提高认识、推动工作、形成合力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随着工作的深化,我们要用好考核的指挥棒, 不断改进完善考核指标体系, 使之更好地适应推进 “四个融合”的需要。一方面,要在原有技术统计数据考核的基础上,增加“四个融合” 工作及其成效的权重。另一方面, 要发挥“青年之声”平台的技术优势, 努力实现让青年来评价工作。需要说明的是,考核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督促全团在“ 四个融合”上整体发力、共同提升。同志们, 推进“ 青年之声”“ 四个融合” 工作, 正处在“爬坡迈坎”的关键时期。“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不能懈怠、不能止步;“无限风光在险峰”, 我们要继续向前、勇攀高峰。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互联网和青年工作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把“青年之声”“四个融合”工作推向新的阶段,共同打造信息化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升级版,以更加富有成效的网上青年群众工作业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